关小黑屋、被打戒尺、被“龙鞭”打、饭菜差……知乎用户“温柔”的一篇网贴“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杨永信”,掀开了豫章书院虐待门的冰山一角。
豫章书院到底是什么?
历史上的豫章书院创于南宋,但此豫章非彼豫章,是有网友扒出,这所的前身就是一家叫龙梅的戒网瘾学校。 这所“书院”有多可怕?用人间地狱来形容,我怕都侮辱了地狱两个字。
有些孩子是被家长以旅游探亲等名义骗去的,还有的孩子是被学校直接绑走的。
“在一个不足十平方米、脏得要死的小黑屋里,赤裸着身体呆了8、9天,还是南昌40度左右的高温下,每天一个鸡蛋和一碗浆糊般的食物,隔三天塞进来一桶水。”
“一种是用手机厚,50厘米长的竹板。另外一种抽鞭子,小拇指粗细的钢筋,往屁股上抽,扒光了抽。学校里对男女关系非常严厉,男生和女生说句话就要打鞭子。不光如此,他们连9岁的小女孩都不放过,拿钢筋做成的鞭子,抽了足足30来鞭。”
据说,学校有一道经典菜式叫红辣椒炒青辣椒,里面没有一根肉丝,学校会在饭菜里面加激素,让孩子长胖,看上去“营养很好”。
问题曝光后,这家书院终于走到了尽头。
可是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出现了——这些被迫害学生的父母,他们没有向学校索偿、追责,反而挂起了大横幅,感谢豫章书院对孩子的培养。
要求公众不信谣不传谣,甚至还张贴了要求书院继续办学的请愿书和联名信。
虎毒不食子, 为什么他们要亲眼看着孩子去送死?
有些家长,只是单纯的无知,他们自以为宽是害,严才是爱。
被送进来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都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叛逆。生理上的发育让孩子产生成人感,追求人格独立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反抗父母行为上的约束,抵制他们的教育观念,甚至为了引人注意、证明自己、获得成就感而做出打架、逃学、沉迷网游等在父母看来“出格”的事情。
叛逆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可惜很多父母并不懂得,他们视青春期叛逆如洪水猛兽,孩子的行为稍微偏离一点轨道,他们就慌了,应对的办法不是疏通,而是拿着大棒去拍死在他们看来任何不良的“苗头”,认为只有暴力才能治得好。
豫章书院就是这根大棒。
有个家长在采访时说:"我知道女儿被打,但是总比逃学好。”还有个爸爸说,送进了就是“为了让儿子戒除网瘾,学习国学,生活规律一些”。 在他们看来,孩子端端正正坐在课堂里,是比身体、尊严、心理健康和幸福体验都重要一万倍的事情,他们天真地以为,叛逆是种病,而这种地方能给孩子治病。这种“爱”,自私又愚蠢。
一味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真的好吗? 宾粉们,你们觉得安?
内容来源:油炸绿番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