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行业动态,2025年有一些行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些行业的就业环境动荡,前景不明朗。
以下是10个2025年不建议进入的行业:
1. 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及恒大2万亿负债还不上和新房不能交付烂尾之后,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也深陷泥潭,头部企业频繁出现问题,更别说实地更弱的小房企直接破产了,房地产整个行业薪裁员成为常态,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住宅需求减少,未来市场需求预计会进一步萎缩。
受房地产影响的相关行业有建筑材料、装修装饰、物业管理等。
建筑设计与工程:建筑设计和工程类岗位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了,随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减少,建筑设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岗位的需求也随之下降,尤其是中小型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的招聘活动明显减少。
2.传统媒体与广告行业
随着数字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的读者群和广告收入大幅缩水。广告行业也受到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传统广告公司面临业务量锐减和竞争加剧的压力。相关行业印刷、发行、户外广告等。许多传统媒体公司已经转向数字化转型,减少了对纸质内容的需求,甚至停止了纸质版的发行,转而专注于线上内容,导致对编辑和记者的需求大幅减少。
由于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持续下滑,媒体公司的广告销售团队规模大幅缩减。数字营销与内容创作、广告投放和数据分析类岗位需求相对稳定,企业更加依赖数据分析来优化广告投放效果。广告与传媒行业对具备数字化转型经验的高管和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
3. 钢铁及重工业 钢铁及重工业:
钢铁行业已经连续三年承压下行,供需矛盾加深,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2025年钢价大概率继续承压,行业跳出下行周期的可能性不大。
4. 传统零售业• 传统零售业:
电商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许多实体店铺关闭,商场客流量减少。尤其是在疫情后,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线上消费成为主流。
• 相关行业:百货商店、超市、购物中心等。
5. 教育培训机构• 教育培训机构: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K12课外培训市场大幅收缩,许多教育培训机构被迫转型或关闭。虽然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仍有发展空间,但整体行业规模缩小,竞争激烈。
• 相关行业:线下辅导班、语言培训、艺术培训等。
6. 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
• 传统制造业:随着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制造的普及,传统制造业的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此外,全球供应链的变化也可能导致部分工厂搬迁或关闭。
• 相关行业:纺织、服装、鞋帽、家具制造等。
7. 煤炭及化石能源行业• 煤炭及化石能源行业:
全球范围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国纷纷制定碳中和目标,传统化石能源行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煤炭行业的市场需求逐年下降,环保政策的收紧也使得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受限。
• 相关行业:煤矿、火力发电、石油天然气等。
8. 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 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
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刻的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导致传统汽车经销商和售后服务商的业务量减少。此外,消费者购车意愿下降,汽车市场的整体需求疲软。
• 相关行业:4S店、汽车维修、零部件销售等。
9. 旅游与酒店业• 旅游与酒店:
尽管疫情后的旅游业有所恢复,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仍然影响着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此外,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尤其是高端旅游市场的需求减少,酒店入住率和旅游收入难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 相关行业: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航空等。
10. 外企及合资企业的低端岗位• 外企及合资企业的低端岗位:
近年来,外企在中国的业务调整和战略收缩趋势明显,尤其是在制造业、金融、科技等领域,许多外企开始优化成本结构,裁撤低附加值的岗位。此外,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降低,本土化趋势加强,导致一些传统的外企岗位不再具有竞争力。
• 相关行业:外资制造业、外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驻华办事处等。
「声明:个人文章,仅供参考」
来自: iPhon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