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   大美宜宾   新型储能万亿级“大生意”视野下的宜宾路径
返回列表
查看: 7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型储能万亿级“大生意”视野下的宜宾路径

[复制链接]

6986

主题

6969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5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04-11 09:3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当前,全球已进入以能源低碳化、清洁化、智能化为代表的能源革命时代。新型储能作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即将成为能源转型和电力生产消费变革的战略性支撑。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将新型储能列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建设中的宜宾储能产业园 曾理 摄

从经济视野看,新型储能是全球“大生意”。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超240GWh,同比增长60%,其中,我国储能系统出货量高达170GWh,同比增长146%。进军储能新蓝海已成为全球共识,万亿级的产业已经形成,并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抓住新机遇,谱写新篇章。近日,西部新锐城市四川宜宾召开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坚持以构建“国内一流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为目标,新签约一批新型储能项目,新开工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加快打造“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

回顾过去,着眼当下,展望未来,宜宾稳健走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其独到之处。

【路网】产业根基支撑
宜宾是四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

站在新风口,宜宾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有扎实稳固的协同产业根基作为支撑,形成相互赋能的路网。

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三江新区供图

近年来,宜宾坚持新型工业化主导,大力实施制造业百亿项目招引工程、新增百亿企业培育工程,成功拓展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新赛道,截至目前,优质白酒、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已突破千亿,晶硅光伏、数字经济产业正朝着千亿目标迈进。富有宜宾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入到“强筋健骨”的新阶段,特别是动力电池产业已形成全国最完备的产业生态,为宜宾持续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支撑。

如何在新型储能产业赛道上奔跑?宜宾既有建成两大千亿级产业的经验,也有深化改革、敢闯善拼、实心干事、科学作为的作风。

中车时代、中国能建、大唐四川等入驻宜宾储能产业园 曾理 摄

2024年1月,宜宾储能产业园首批项目集中开工,标志着宜宾在新型储能赛道上正式起跑。这样一个新手,当年就交出了不凡的业绩。宜宾中车时代储能基地项目一期于2024年1月开工建设,5月升规,8月满产,2024年实现产值25.22亿元,又一次展示了高质高效的“宜宾速度”。

持续巩固的“央地”合作,让宜宾的底气更足。宜宾先后与中国中车、中国能建、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等央企签订合作协议,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行业机构密切沟通,持续赋能全市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宜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看,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新型储能,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它们产生“1+1+1>3”的效应,是宜宾正在书写的答案。

加快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宜宾努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贯通、左右岸协同,让同城动力电池产能得到更好消纳,同时提升晶硅光伏产业光储一体赋能。

中国能建装备公司副总经理、中储科技董事长赵勇说,宜宾是我国西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快车道,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新型储能三大产业形成了相互赋能、共同发展的局面。

【宽路】产业生态推动
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宜宾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多时间,但“一流朋友圈”迅速壮大,累计签约22个项目,构建起“一流产业生态圈”,推动形成圈链协同的产业生态,实现根植性发展。

宜宾抢抓全球储能装机量快速提升的行业扩张趋势,借助中国中车、中国能建“链主”企业集聚带动优势,深化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场景招商,创新基金招商新模式,推动基金向产业上下游不断延伸,聚力招引细分领域头部和核心配套企业,深度参与储能产业建链、延链、升链,全力做优产业生态。

宜宾市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举行 资料图

2025年1月,宜宾市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召开,明确打造总规模超600亿元的投资发展基金矩阵,并现场发布了首期13支、总规模196亿元的基金合作榜单,在瞄准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新型储能等产业延伸。同时,设立了首期规模2亿元的新型储能产业引导基金,助推技术突破、产业链完善、场景开拓等。

在全力支持新型储能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宜宾大力引育一批市场前景好、行业影响力大的“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强配套企业,形成以龙头带动、中小企业协同错位发展的产业体系,共同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四川华电宜宾三江新区100MW/200MWh储能电站 庄歌尔 摄

2025年,宜宾新型储能产业产值目标为100亿元,预计引进系统集成规模累计突破20GWh,力争建成储能系统集成产能18GWh以上;2027年力争实现产值300亿元。

一条“宽路”,助力宜宾基本完成从研发、集成到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关键环节布局,初步形成了储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生态体系。

【并路】应用场景拉动
城市可以创造多领域、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又能为城市赋能、助力产业发展,这是美好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宜宾坚持以产聚人、营城聚产,正努力向建设人口300万以上的I型大城市加快迈进,将催生更大规模、更加多元的市场需求。

位于三江新区的东部产业园能源港内,不少新能源重卡、汽车在这里进行快速充、换电 庄歌尔 摄

推动以应用场景“小切口”做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大文章”的路径,应运而生:宜宾以多元充沛的应用场景拉动储能产业发展,以场景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持场景,产业和场景互融共促。

2024年,宜宾发布了第一批新型储能场景需求清单,涵盖了电网侧的电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和用户侧的“光储一体化”项目等,场景与产业联动发展初见成效。

大唐四川宜宾叙州区储能电站 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供图

在电网侧,2024年12月,四川华电宜宾三江新区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项目正式投运,成为四川首个投用的新型储能电站试点示范项目。当月,同为四川新型储能电站试点示范项目的大唐四川宜宾叙州区100MW/200MWh储能电站并网。

天原集团工业储能项目投运仪式 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供图

在用户侧,天原集团工业储能项目、凯翼汽车产业园光储项目等多个项目建成投运,其中,天原集团工业储能项目是2024年四川省建成的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项目,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日前,四川省规模最大的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首个百兆瓦时级用户侧储能示范工程——四川时代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在宜宾正式启动。

2025年1月,宜宾发布17个优质新型储能场景资源,项目总投资88亿余元。这些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已开工3个,二季度拟开工9个。

建设场景创新之城,全域构建“光储充氢换”多元化应用场景,正成为宜宾的一个新目标。同时,宜宾还积极拓展与风、光资源丰富的攀枝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场景项目合作,加快推动储能场景产业在更广范围转化。

【领路】创新平台驱动
对标新质生产力要求,科技创新是构筑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支撑要素。重大新兴产业总是在技术快速迭代中不断产生新的机遇。

以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引领驱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储能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是宜宾塑造新型储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宜宾牢牢树立“抓科技就是抓未来的理念”,抢抓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引育新型储能产业高能级科技平台,加快从追求壮大产业规模向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升级,形成更加强大的内生动力。

“江源行动”启动仪式现场 资料图

2024年7月,宜宾创新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江源行动”,引进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团队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科研平台。

不止于此,2024年12月,宜宾重磅发布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包括平台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孵化载体、企业培育、人才支撑等6大方面共22条,每年安排资金10亿元,“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

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76家,筑巢引凤集聚创新创业人才超过3万人。

接下来,宜宾将持续深化“江源行动”,围绕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组建面向社会开放的市场化公共科研平台。协同央企及链主企业,聚焦技术供给、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及企业孵化等,共建新型储能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 曾朗 摄

从动力电池,到晶硅光伏,再到新型储能……绿色新能源产业生态集群,正在宜宾这片热土上蓬勃发展。这既是宜宾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更是宜宾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的生动实践,也是宜宾更好融入新型储能万亿级“大生意”的筑梦之旅。

来源:宜宾融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35 | 帖子:6569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31-8888156